石闻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醉释浮屠xhqls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“快要靠岸了,都动起来,别磨磨蹭蹭的”</br>“收拾好了没有,莫要落下任何东西……”</br>码头在望,楼船上早已经忙碌了起来,几乎所有人都在做事儿,就陈宣清闲,整得他都不好意思离开房间。</br>其实他一个小屁孩也没谁指望他能帮上什么忙,别添乱就好。</br>临近正午,天空阴沉,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,虽说春雨贵如油,可这季节一旦下雨却是有些清寒。</br>透过窗户,陈宣看向码头方向,暗道这就是阳县码头了吧,目光看向更远方,依稀能看到连绵建筑群,他猜测那里就是阳县县城。</br>相比起金霞郡码头的喧闹忙碌,不断靠近的码头就要冷清十倍不止,河面上大大小小的舟船都能数的清楚。</br>随着楼船靠岸抛锚,一块块厚实的木板搭起,方便船上车马登陆。</br>岸边早已有十多人等候,应该是高家的人提前到达迎接,看装扮和船上众人如出一辙,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提前报信。</br>“宣哥儿,你在屋子里吗?我们要上岸了”,门外传来了王海熟悉的声音。</br>自己压根没什么收拾的东西,陈宣走向门口道:“我在,来了”</br>“跟我来吧,外出近两个月,总算是回来了”,王海点点头道,陈宣居然从他语气中听出了些许游子归乡的情怯。</br>拢共两个月,至于么?</br>然而陈宣不知道的是,这个时代,大多数人出远门可谓完全与家里断了联系,甚至一去不回了,客死他乡了无音讯的都大有人在,能平安归乡简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。</br>在陈宣他们下楼的时候,一部分护卫早已经上岸,船舱中的车马陆续使出下船。</br>天上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在下,好在可以直接在船上乘车,不用淋雨乃至淌那岸上泥泞。</br>陈宣乘坐的依旧是离开金霞郡时的那辆马车,车上同乘的人也没变,随着些许颠簸,他们离开了乘坐两日的楼船。</br>“清波无浪行,金雨迎归人,回府”,随着一声吉祥话响起,车队启动,浩浩荡荡驶离码头。</br>陈宣好奇的掀开帘子打量沿途,不出意外接下来要在这一片地界生活不少年头。</br>同乘的丫鬟果果见此好奇道:“外面下着雨,道路泥泞,云山雾绕什么也看不清,宣哥儿看什么看得如此认真?”</br>“倒没看什么,刚来这里,什么都不熟,随便瞅瞅”,陈宣笑了笑道。</br>果果道:“那你看吧,这次是顺路经过这里,往后还不知道会不会再来呢”</br>“啊?我们不是快到了吗,这里不是阳县地界?”陈宣顿时愕然。</br>小娟在边上笑着解释说:“没到呢,接下来还有半天脚程,这里是上临平县,隔壁才是我们高家所在的阳县”</br>感情是自己想差了,还以为很快就到了呢,因为自己前段时间遭遇的缘故,陈宣对所在地颇为上心,于是道:“这里是临平县啊……”</br>“是上临平县,下游还有中临平县和下临平县,因这三个县临近清平河,根据所处位置而得名”,丫鬟秋菊开口纠正了陈宣的错误。</br>接着又听绣娘张芬说:“清平河源于我们景国西北边陲,途径数个州府流入南方荣国境内,养育两岸何止千万人家,少有湍急之处,水清平缓,因此得名,不过啊,虽说清平河带来了漕运方便,但偶尔泛滥却也引发水患,是以年年官府都征调无数劳役在关键之处修坝固堤,早年间我家阿父便是因为修堤病逝,后阿母积劳成疾撒手人寰,我幸得主家收留才有今日”</br>许是说到了伤心事,绣娘张芬神色黯然。</br>虽然没有经历过,但陈宣也明白,在古代社会,底层人士劳役兵役衙役可谓三座绕不过的大山,哪怕兵役有军饷,可死亡率超高,而劳役和衙役,则是义务,劳累危险还几乎没有工钱可拿,甚至得自备衣食。</br>是以这三役都差不多,让人谈之色变。</br>当然,这也得分朝代和国力如何,但这个世界的景国陈宣就不知道了。</br>受绣娘张芬的话影响,接下来几人聊兴不高。</br>陈宣继续打量外面,果不其然,车队并未驶向码头后方的建筑群,而是沿着一条泥泞土路绕过那里朝着远方驶去。</br>值得一提的是,如同那天她们在车上所说,上临平县城周边,很大一片区域几乎都没有高大的树木,想来都是被伐去当柴火烧了,远方倒是青山斑斓花开景象。</br>再次乘坐马车,陈宣又体会道了那种颠簸难受,只能忍着。</br>春雨淅淅,加上颠簸,渐渐的陈宣有些犯困,便不再打量外面,靠在车上浅浅睡去。</br>不知过了多久,陈宣在果果的提醒下醒来,只听她说:“宣哥儿,我们很快就到了,你看,前面就是阳县县城,过了牌坊我们就入城回府啦”</br>她说话的时候已经掀开了车帘,湿润的空气吹进来,陈宣也清醒了。</br>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,陈宣果然看到了前方道路伫立的牌坊,而且还不止一座,其中一座牌坊格外醒目,比其它牌坊高了一半。</br>那座牌坊目测三丈多高,几根石柱支撑,上面三层飞檐,雕工精美,不过看上去新立不久,最多一两年的样子,陈宣也不懂那牌坊是什么规格,因为什么人什么事儿才立起来的,上面的字也不认识。<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