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六章 二千轻骑疾如风一杆刀枪舞似光 (第2/3页)
姚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醉释浮屠xhqls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/br></br> 韩遂得此机会学习河东长刀术,故不急于用绝招一枪求胜,韩暹也似乎有此心态,二人汝攻吾守,转守为攻。</br></br> 一直到三十回合,各自己弄清对方兵器的基本套路后,开始发力。</br></br> 第三十八回合,韩遂抖飞韩暹的长刀,矛枪从韩暹的脖子边刺过,韩暹大惊,马上明白韩遂是让过一枪,如在战场就毙命了。</br></br> 韩暹勒马回转挂刀拱手向韩遂认输,韩遂回礼,各自回归本阵。</br></br> 第二波,胡才上阵,也是使真家伙长刀。韩遂走马一圈回身迎战。</br></br> 胡才出手十分凶狠,刀刀不离韩遂的要害部位。</br></br> 韩遂奋力拨挡,心里暗骂这厮无礼,还手刺出矛枪,枪枪扎向胡才命穴。</br></br> 杨奉在场下看到二人在玩命,想上前喝止比武,但只二十回合,胡才就认输退回本阵。</br></br> 杨奉这才放下心来。</br></br> 第三波,李乐出阵,长刀直取韩遂,韩遂矛枪缠住长刀,一来一往,战到二十回合,李乐败北。</br></br> 邴山、邴富带张珪、焦进、乐华、任贤、贾度、饶埠、徐烨、王祝、敬余出战第四波。</br></br> 十一对纵马越出杀到一处。</br></br> 杨奉是弘农人,虽住在爱使长刀的河东郡,但仍按弘农望族部曲的喜好用矛枪。</br></br> 韩遂、韩猛等和使矛枪的对战轻车熟路,一枪一式都显得信心十足。</br></br> 第十六回合,韩遂率先战胜邴山。</br></br> 第二十回合,韩猛击败邴富。</br></br> 韩义败给张珪,韩厚等八少年也败下阵来。</br></br> 韩遂定睛一看,原来杨家百骑长除张珪长相文质彬彬的,其余都是身强力壮的农家大汉,自家护院八少年的体力和臂力架不住农家大汉的猛砍。</br></br> 邴虎、邴宁带吴叶、毕旻、郭善、裴斌、阳烈、姚默、周垒、范德、柳谦出阵第五波。</br></br> 结果只韩遂胜,韩猛等十少年全败。</br></br> 杨奉提枪上场来最后一波,与韩遂大战三十回合,体力不继,二人休战,比武结束。</br></br> 双方对结果都还满意,在预料之中。</br></br> 韩遂觉得长刀不易学,比矛枪耗费铁材,打造时间长,但是如学精透,就会出顶级高手。</br></br> 领教的长刀刀谱中有几式对西凉矛枪威胁很大,特别是刀贴着枪杆滑向握枪的手是韩遂最怕的。</br></br> 中午在庄苑吃饭,下午回到永安县杨家宅府,晚上杨奉设宴款待众人。</br></br> 次日,杨奉带着韩遂、韩暹、胡才、李乐和各家家丁出永安县城,沿汾水东岸向北进发直达并州太原郡界休县城。</br></br> 在界休县城找客栈休息一晚。</br></br> 次日出西门,渡过汾水,这一日来到并州西河郡平周县白波谷天师道道场。</br></br> 道场主郭太穿着道服出面接待,身后跟着十六人,气派非凡。</br></br> 郭太的正式身份是太平道西河郡渠医,一般道徒是见不到道场主的。</br></br> 杨奉身份是天师道司隶和并州的最高官祭酒,这个级别的天师道首领来访,郭太必会出面的,两道之间是有规矩的。</br></br> 韩遂望见郭太突然想起一个人,在读太学时见过,来太学向诸生演讲的“郭泰”,乃太学诸生敬仰的“八顾”之一,也是平周县临近的太原郡界休县人,人称郭有道、郭林宗。</br></br> 这个郭太长像和郭泰太像了,要是郭泰还活着,年龄算上去也相仿,五十岁左右。</br></br> 但郭泰第一次禁锢之祸后归乡办私塾教书,弟子达数千人,建宁二年(公元169年)第二次禁锢之祸后在家中去世了,时年四十二岁。</br></br> 当时据说从弘农郡函谷关以西,河内郡汤阴以北二千里内有近万人“负笈荷担弥路,柴车苇装塞涂”前来送葬。</br></br> 众人一同为郭泰刻石立碑,由蔡邕撰写碑文,写完后,蔡邕还对涿郡人卢植说过,其作的碑铭众多,都有惭愧感,唯有作郭有道的碑问心无愧。</br></br> 韩遂不敢多说话,当时在太学广场听演讲离演讲人较远,事隔近十年,自己无法肯定是否是同一人。</br></br> 如果彼郭泰就是此郭太,那可是天大的事了。</br></br> 试想当时瞒得了一万送葬人乎?不过躺没躺棺木里谁又能知之?</br></br> 韩遂胡思乱想一会,很快镇静下来,听郭太介绍。</br></br> 郭太说道:“在西河郡内平周县周边的县有,西面的西河郡中阳县,北面的太原郡兹氏县,东面的并州界休县,南边为司隶河东郡蒲子县,向西走二百多里可达西河(黄河在西河郡境内的一段)。</br></br> 这个四县一河所包的区域约有一千三百三十四万亩山地,原都是无人居住的山林或山草地。</br></br> 平周县早在春秋时,晋国借道虞国灭虢国后,迁其民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