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卜尔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醉释浮屠xhqls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夜色深沉,邯郸宫中。
赵括拜见赵孝成王后,将来意一一讲给他听。
赵括躬身行礼,朗声道:“王上,赵军连年征战,战力并不逊于秦,然士气却难及秦军,其根本,便在军功爵制之上。
何因也?秦军士卒循军功爵制,人人皆可战功获爵,皆可赏田宅,免徭役。
推行军功爵制是必然之举,而此时恰是正当之时。请王上明鉴!”
赵括继续道:“此番上党之战,秦军来势汹汹,我军若欲胜之,非有士卒拼死奋战不可。此时推行军功爵制,既可鼓舞士气,又可使赵国军制更趋完善,未来再战秦军,方有更大胜算。”
赵括沉声道:“臣拟设军职与军功爵分离之策,使能者掌军,功者得爵。
而贵族才能学识远超平民,仍掌军中高位,短期之内不会影响贵族利益。”
赵孝成王沉吟片刻,仍有顾虑,道:“此策倒是两全之法。然而,自周以来,列国皆奉行分封之制,贵族凭自身武力开疆拓土,亦自行治理封地,只需按制缴纳赋税,战时随王出征。秦国虽有商鞅变法之例,却被诸国视为悖逆常道,终将动摇王国根基。”
彼时四方荒芜,蛮夷环伺,唯有不断扩张,方能护卫王室、壮大邦国、续我苗裔。分封贵族,使其自募兵卒、讨伐蛮夷,正是最有效的开疆之策。
时移则势异,势异则制变。唯有变法,削弱地方贵族,凝聚各阶层之力,方能对抗强秦。”
良久,他目光坚定,抬首道:“你继续说。”
赵孝成王沉思片刻,缓缓颔首,沉声道:“我赵国向来敢为人先。昔日武灵王力行胡服骑射,使国势大增,匈奴退避,中山归附,寡人亦深以为然。今大争之世,安于旧制者必为人所灭。寡人自当承先人之志,变法图强。
赵括大喜,起身拜谢:“谢王上!”
赵括微微沉吟,随即郑重说道:“部分守旧贵族或难以接受变革之举,臣忧虑他们借机挑起争端。为免不必要的纷扰,恳请王上暂时调离平阳君赵豹,使其暂避开风波。”
赵括拱手解释道:“臣观平阳君对变法颇有疑虑。虽此举无损于他自身,却难免有受损贵族前来游说。
赵孝成王沉思片刻,随即缓缓点头,沉声道:“此言不无道理,便依你所请。”
夜色如墨,赵国国尉府邸。
许历抬眼望向赵括,见其神色凝重,便朗声笑道:“贤侄,夜访老夫,必然不是闲话家常。坐,且饮一杯茶。”
许历见赵括如此郑重,放下酒杯,双目微眯,沉声道:“说吧。”
许历出身平民,深知军功授爵对平民将士意味着何等机遇,听罢后,他轻叩案几,沉吟片刻,忽然一笑:“倒是你父当年的风骨。”
许历面露忧虑,缓缓点头:“秦军军功爵制之强,老夫当年便已深知。若非此制,白起、王翦焉能崛起?你这一套法子,不失为良策。”
许历哈哈一笑:“老夫本也平民出身,你父当年拔擢老夫,老夫方能战阏与、斩秦敌、任国尉。如今你欲行军功爵制,乃是给无数平民将士一个出头之路,老夫岂会不赞同?”
许历点头道:“只是,部分顽固贵族必然阻挠。赵国国体与秦国不同,秦国君主自商鞅变法以来不断集权,而赵国贵族权势根深蒂固,若强推,恐生祸端。”
许历闻言,朗声大笑:“好!此事若能施行,赵军将士定能奋勇杀敌。你放心,老夫定当全力支持,在朝堂之上为你助力。”
赵括迈步离开,夜阑人静,他的心中却翻滚喧闹,他很清楚,这仅仅是个开始,变法之路绝非坦途,真正的挑战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<!---->